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情色之花

Fleurs

作者:[法] 菲利普·索莱尔斯 (Philippe Sollers)

段慧敏 译

ISBN: 978-7-305-06349-7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880×1230 1/32

144 72千字

20108月第一版

 

玫瑰不问为什么,开花因为开花,不去注意自己,不求被人看见。

 

 < BACK

内容提要

菲利普·索莱尔斯从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植物学家吉拉尔·冯·斯彭多克谈起,力图重现百花世界在十八世纪呈现的景象。毋庸置疑,繁花自古有之,但是有关它们的科学阐释和它们的名字、它们的图案,在十八世纪之时出现在了羊皮纸和丝织品上,其阐释的精确和描绘的细腻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斯彭多克在巴黎植物园曾招收弟子,其中包括著名的皮埃尔-约瑟夫·勒杜特。这些人不仅见证了自然之花的开放,也见证了花之表现方式的多样化。他们见证了花朵的绽放以及使花延续的功绩。

大革命期间和恐怖时期,他们一直默默无私地进行着天才般的工作。如今他们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综合了美与活力、新鲜与多样性的符号。

这便是花的语言。

由此产生了部即兴作品。它涵括了诗歌、文学、绘画(甚至包括玄学与神学),其中花的语言从象征维度、爱情维度和色情维度体现出来。《情色之花》作者追随着自己的幻想与瞬时的灵感,重访了但丁、龙萨、卢梭、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普鲁斯特、蓬热和热奈。当然,还有马奈(以及其他)。

百合代表什么?玫瑰呢?郁金香呢?丁香呢?含羞草呢?石竹呢?或者,更东方的花卉,莲花呢?什么样的悲剧,什么样的秘密,什么样的香气?阴暗之中流淌着什么样的血液?

“玫瑰不问为什么,”西里西亚的安杰勒斯如是说。此后我们生活在“为什么”的独裁之下,“为什么”每天在进行着广泛的破坏。但是在善与恶之外,在流言、遗忘、疯狂与灰烬之外,繁花依然坚守。这是一簇花束,采撷百花花朵即是词语,词语即是花朵。

——摘自本书封底

About Philippe Sollers

Born: Nov. 28, 1936

French writer and critic who had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Parisian literary scene in 1960s and 1970s. Along with Marcelin Pleynet, he founded the avant garde journal Tel Quel, which adopted a Maoist line and had close ties with the French Communist Party, in 1960.

作者简介

菲利普·索莱尔斯(Philippe Sollers,1936-),当代法国文坛最活跃、最具影响、最有发展前途的作家之一。作为法国“原样派”的杰出领袖,他为当代西方文学观念和人文思想的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索莱尔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挑衅》、《奇怪的孤独》、《公园》、《中介人》、《弗朗西斯·蓬热》、《戏剧》、《数字》、《女人》、《法国女人的爱情》、《游戏者的肖像》和《绝对的心》等。索莱尔斯曾直接从传统文学一下子过渡到“反文学”,后来又一下子从“反文学”回归到传统文学,其风格上的“波动”,在法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摘自本书内页

法文版封面  French edition

目 录

Contents

“玫瑰不问为什么”(代译序)
序言
乔伊斯
迂回
雅歌
玫瑰传奇
但丁
西里西亚的安杰勒斯
龙萨
莎士比亚
拉布吕耶尔
伏尔泰
插页
卢梭
欧玛尔·海亚姆
引文
波德莱尔
兰波
马拉美
普鲁斯特
科莱特
热奈
蓬热
贝克特
中国
画家们

 

菲利普·索莱尔斯  Philippe Sollers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爱花之心人皆有之。色狼也不例外。

将仅一个单词的原书名Fleurs翻译成《情色之花》 看似有点哗众取宠,其实不然。原因之一,看一下维基百科,那上面翻译成了《花-花之色情大型小说》,是根据全名译的(Fleurs - Le grand roman de l'érotisme floral),所以它确实包含了情色。原因之二,花本身就是植物身上负责色情的器官,植物们生生不息地万年繁衍靠的就是它们。既如此, 那所有向女孩子献花的人就都用不着装清纯了。

谈论花的书不好写,因为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已经把花谈论了无数遍,几乎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创新的余地。所以,读者不要指望索莱尔斯能给我们带来多少闻所未闻的描述。事实上正相反,他很讨巧地谈论了那些读者闻所已闻的文人和作品,甚至连经典的花卉图谱也没有放过。如此以来,这本书就变成了索莱尔斯的读书笔记。

也好,在中国读者里面,他所提及的那些文学作品可能很少有人全部读过。虽然他只能撷趣极少的片段来讨论,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窥到安杰勒斯、龙萨、科莱特 等人的一斑。更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在最后还专门谈到了中国文人,虽然他知之甚少。索莱尔斯在最末一节说他本来只想评论画家,但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出这有点言不由衷,因为即使他提到了画家,可实际上还是回到小说家那里找依据。

对于看到书名就联想到花语的人,建议他们直接读“插页”这一节。

本书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提到了植物学家斯彭多克,书中精美的花卉插图选用的也都是斯彭多克的弟子勒杜特的名作。关于这两位重要人物,读者在网上搜搜就可以了解个大概了。

附    录

Appendixes

Official Website of Philippe Sollers

作者官方网站

生命之花—关于索莱尔斯的《情色之花》

     

Oct. 26, 2010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