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我的生命,照亮我的灵魂----再看《乡愁》

右岸

 < BACK

    当最后一个长镜头缓缓移动并定格在作家魂牵梦萦的水池时,我的眼中还残留着泪水,心中却充满了力量。文字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面前是那么的笨拙,但我还是要努力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部1983年由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所拍摄的《乡愁》是如此的简单而又纯粹。记得影片开始时诗人说过“我已经厌倦了那些美丽的事物”,所以《乡愁》的画面感比《镜子》要逊色不少,但那种坚定的信念和无言的愁绪却更为感人。相对于我所看过的《镜子》和《潜行者》,《乡愁》的结构也异常的简单,很平实的手法就勾勒出一位苏联流亡诗人在意大利对信仰的坚持和故土的思念。

  我相信真正看完《乡愁》的人精神世界一定会发生改变,影片没有说教与指导,但却给人以冲破黑暗的力量。塔可夫斯基和影片中的诗人一样,为了艺术的自由无法回到祖国、家人的身边,只能在梦境中反复闪现永恒的童年往事。而"疯子"担心世界末日的到来,禁锢了家人7年,过着自闭的生活。在和只懂一点意大利文的诗人交谈后,他开始为自己的信仰滔滔不绝地进行演说,直至用火焰来照亮自己的生命。

  《乡愁》虽不是塔可夫斯基最具影像魅力的电影,但那一幕幕油画般的长镜头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水纹、雾气、半空的酒瓶、点燃的蜡烛、奔跑的家犬、翻开的诗篇以及那泓总在脑海中浮现的池水,使乡愁的意像完全诗意化了,光和影交织成一片让人动容的图面。当看到诗人带着醉意在水池中来回踱步,背着手朗诵着诗歌,池边坐着一个目光清澈的孩子,我知道,这样的感动可能永远都无法与别人来分享。

   塔可夫斯基无疑是有宗教感,但他的宗教感是如此的卓然不群,在我目力能及的范围内,没有人与他冲突。片中女翻译为求子裔犹豫半晌但终究没向圣母下跪充分表达了塔可夫斯基的这种宗教感。

   正如基斯洛夫斯基一直回避恶这个主题一样,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也在回避性的主题,他的影片是不谈爱情的。诗人流鼻血的那一段让我很高兴地感受到了塔可夫斯基的幽默。

转自后窗看电影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