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森斯坦:概念的冲击

 < 伊凡雷帝

  ---- 蒙太奇就是冲突
    早期最负盛名的电影导演、曲折、周密而聪慧的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表示的见解是:蒙太奇并非如普多夫金所说的那样,由镜头连接而成。而是象物理学实验中的原子一样,由冲击而形成。正如内燃引擎中一样,蒙太奇的动力可以成为一种冲力,把整部片子向前推动。即使一个单独的景格(Frame),也可能是一个特殊的蒙太奇分子格,在这个分子格中,可能存在着大群人、移动和光的冲突。 

    1925年,他导演《战舰波将金号》,1928年导演《十月》,1929年导演《新与旧》,1938年导演《亚历山大大帝》,1944-1948年导演《伊凡雷帝》,曾就任于国立莫斯科电影学院。据说本文见解获得他的朋友普多夫金的同意,但两人的观点和以后的作品仍各行其是。 

    个别镜头是蒙太奇的细胞,从这一镜头跳到那一镜头时--正如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样,形成另外一种程序--透过辨证法,便产生了蒙太奇。 

    蒙太奇是一种冲突。正如每一种艺术的基础是冲突。个别镜头中的冲突是潜在的蒙太奇,在它的密度发展时,冲碎了这一镜头的方盒,使这个冲突爆炸成为蒙太奇单元间的蒙太奇冲力。 

    在景格中的冲突,性格有很大的差别。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故事的冲突(正如在电影的"史前时期",所有场景集中在一个镜头前)。可这是完全出于电影形式的严格规律。下面这些冲突是发生在景格中的电影术冲突。 

    平面方向的冲突、表格式冲突、容量式冲突、集体式冲突(集合大量明暗不同的光度)、深度式冲突。 

    后面这些冲突,只要再加强一些冲力,便可以立刻使其形成一对对的敌对单元:近景及远景,平面上不同方向的镜头,由容量决定的镜头,和由面积决定的镜头,黑暗的和明亮的镜头。最后还有一种出乎意料的冲突:一件东西和它的大小之间的冲突(变形透镜拍摄)--和一件事情和它的持久性之间的冲突(定格或快慢镜头拍摄)。 

    作为电影摄影的方法,我们要找出一种统一的体系,使其对所有因素都适合。把这些因素集合成系列的普通的说明,便把一个任务解决了。这就是蒙太奇的一个重要的冲突原则:"光学对位点原则"。由此应用于照明理论,可以体会成一道光和一项障碍之间的冲突。正如消防龙头中的一股水,喷射在硬东西上或是一阵风吹打在一人身上一样。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大简单的对位点问题:有声影片中的听觉和视觉的冲突。

转自 网易 影视频道

 < 伊凡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