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小鞋子》和《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尾

菲林橙子

< BACK

  比较《小鞋子》和《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尾 伊朗导演马哲马芝迪的《小鞋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年级小学生阿里无意弄丢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双鞋子,为了不让贫困的父母发现,再给家中添负担。兄妹俩轮流穿阿里的球鞋去上学。下面的故事以兄妹俩想要获得一双鞋子的心理为动因,牵动整个剧情的发展。

  我们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在起因上和《小鞋子》相近,少女魏敏芝为了50元钱,到水泉村小学代课,条件是所有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作了大量的努力,包括到城里去寻找打工的学生张慧科都是为的"一个都不能少"。

  所进行比较的这两部电影在情节动因、人物上有共同之处:从人物来说,主要人物都是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从情节动因上,都与孩子的希冀的有关。《小鞋子》的两位主人公是希望有一双可以给妹妹穿的小鞋子,而《一个都不能少》里两位主人公的动机都是"打工挣钱",魏敏芝是代课,希望得到那50块钱,张慧科是去城里打工也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两部片子里主人公的愿望都与物质的匮乏有关,如果《小鞋子》里的兄妹出生不是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连增加一双鞋子都是负担的家庭中,他们也就根本不必为丢失鞋子而烦恼了,也就不会有后面一大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如果《一个都不能少》的魏、张家境宽裕,所有的故事都无所负依。

  现在来看两个故事是如何收场的,在《一个都不能少》里,进了城的魏敏芝失去了在乡间的朝气,只是倔强地在电视台的门口寻找一个据说是戴着眼镜的台长。一遍又一遍,问来问去。好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魏敏芝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她运气如此之好,幸运地碰上了一个体察民情的好台长。然后,魏敏芝通过"方匣子",展示了一个心急如焚的乡村小老师形象。传媒社会,"方匣子"的神威不可小觑:要找的人回来了,电视观众们抢着捐钱捐物,不但弃学少年张慧科家的债还清了,水泉小学还被狠狠泽福了一把。魏敏芝自粉笔堆和书丛(赠送品)中对着摄象机露出甜蜜笑脸。最后还带领着众多孩儿们用粉笔在黑板上涂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字来(包括一朵不象花的花)。现出字幕,谁谁跑了长跑冠军,谁怎么怎么样,好象是一部挺不错的记录片。

  自从魏敏芝进了城以后,影片的基调就变了样,英雄人物的努力需要奇迹的帮助,当然,这样的奇迹在传媒社会是存在着的,甚至每天都在发生着。再说神话原型,咱孙大圣不也是靠众神仙的帮忙才走到西天的蛮。不过魏敏芝小孩得志后似乎忘了自己是干吗来着。满面微笑,好象"一个都没少"便是她最终的心愿。当初她来执教不是因为稀罕那带课费吗,怎么进一趟城觉悟就高了起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劳模似的人了,钱就不提了?她在城里虽然最后遇到了好人,可不会忘记开始几乎干什么都要钱的经历吧,同乡帮着找人要钱,去电视台等广告更要钱,就连这一路奔走的艰辛不也是筹不够车票钱吗?

  当然这一节可以略去不表,魏敏芝为水泉小学乃至水泉村立了大功,不开表彰会,至少痛痛快快得到那答应中的50块钱是绝对没问题。但是,在电影里表什么不表什么完全是导演的构思或者观念问题。至少这里导演觉得所有的结局已经足够,甚至结尾的小魏比之开头的懵懂小姑娘已经进步,完美了许多。思想得到了升华,跨入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这时候表现她直楞楞地问:那50块钱什么时候给我?对美好的人物形象塑造一定不利。无疑是给这"完美"的结局抹了一抹黑。在赞许和粉笔中魏敏芝忘了她的初衷,而在这云腾雾罩的"得道天助"的情景下一个原本或许有些人道力量的电影变成了梦幻式的团圆剧。反过来说,团圆剧也不错,中国挺需要好的类型片,喜闻乐见,但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前后两部分的风格很不协调,我以为它是不应该走到那样一个方向上去的,它采用非职业演员,似乎很写实。但却有一个光明的不象是接在它身上的尾巴。想想那些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如果人物都有这样的好运,震撼力将大为削弱。

  该说说《小鞋子》了,阿里和莎拉这对小兄妹为了不让父母担忧(增加一双鞋子的负担),每天共穿一双球鞋去上学。这里,叙事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上:在伊朗的小学,男女生分校上课,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女生共用一个学校,因此阿里和莎拉的上课时间不同点,乎是莎拉刚下课不多久,阿里就开始上课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以表现兄妹俩每天交换鞋子的紧张。莎拉一下课,就飞奔回家,穿了大拖鞋的阿里在街口等着她,飞快换了鞋子。阿里再飞奔去上课。类似这样交换鞋子的情景成为影片中动人的时刻。后来阿里得知区里举办小学生5000米长跑比赛,三等奖的奖品就是一双运动鞋。为了给妹妹争取这双鞋子,阿里恳求老师给他参赛机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会有几种结果?第一,阿里正好得了第三名,心满意足,高兴地回家把鞋子给妹妹。二,阿里可能什么都没有得到,或者非常遗憾地得了第四名,沮丧地回家。第三,阿里得到了比第三名更好的成绩,但与小鞋子擦肩而过。

  编导选择了第三种结果:阿里得了第一。导演很重点地表现了阿里奔跑的过程:小小的阿里在一群明显比他高比他壮的孩子间奋力地跑着,看见他跑到最前头却又慢跑着向后张望,等待两个人跑过去又紧跟其后,看见他因为体力不支摔倒又奋起直追。阿里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他不是为了荣誉,不是为了冠军的丰厚奖励,不是为了老师的嘉奖,只是希望给妹妹赢得一双鞋子,可以慢慢走着去上学,不用奔走,也不会因为鞋子过大而掉进沟里。

  上帝没有满足阿里,让他得到梦寐以求的鞋子,而是让他闭着眼睛猛跑到第一。冠军的奖品不是鞋子,而是夏令营和运动服。阿里成为最沮丧的赢家。耷拉着脑袋接受老师的夸奖,流着泪接受记者的拍摄。

  在这里借用一下《一个都不能少》的剧作构思给《小鞋子》装上"令人心悦"的结尾:阿里流着泪去领奖的行为引起了记者的注目,在记者的访问下,贫困孩子阿里为妹妹求得一双小鞋子的感人遭遇牵动人心,电视台又作了系列报道,众人都为可爱的兄妹俩,为这个贫困家庭所经历的艰辛所感动。于是大量的钱物纷纷涌向阿里的家中。更不用说那一双双鞋子,那漂亮的,各种各样的小鞋子(就象魏敏芝得到的大量粉笔一样)堆满了客厅,幸福的阿里兄妹自小鞋子堆中探出脑袋,甜蜜地笑出声来。

  让人多么安慰的美好结局!又是多么可怕的平庸!

  再看看伟大的马芝迪是怎么给他的可爱故事收场的:阿里跑到终点,得了第一。却很绝望,因为与那双小鞋子无缘。他沮丧、疲惫地回到家中,而妹妹莎拉正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哥哥,她相信哥哥是不会令她失望的,而这期待的目光却碰上了一双内疚、无助的眼睛。莎拉似乎明白了,她伤心地走开了。丢下阿里一个人呆在院子里,阿里孤独地站了一会,慢慢地走到院子中间的金鱼池边,脱下那双二人共穿的此时已经完全跑裂开的旧球鞋。阿里的脚已经又肿又红并磨出水泡。阿里把肿胀的双脚缓缓放到水池里,最后一个镜头是阿里水中双脚的特写,水中的小金鱼游过阿里的脚,在他的伤口,在他的脚踝边停留,似乎在静静地抚慰他。阳光照在水中,静止的双脚,缓缓游动的鱼,全片结束。

  很伤感很温情又不着痕迹。阿里最终也没有替妹妹争取到一双小鞋子,但是那种纯良的美好的感觉已经深深地摄入我们的内心。如果有什么失意的事,我们可以安静地象伊朗的小男孩阿里一样坐在一个象是金鱼池边那样的地方悄悄地体味一下伤感的滋味。如果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你需要一种情绪来洗去思想的尘埃,独自地面对生活中的失意,你将坦然接受此时的落寞。人生有很多时刻,你会与自己心爱的人、渴望的事物错过,这时候需要的并非借助虚伪的神话来打破现实的失落和纯粹,而是宁静地与自己相守。

  宁静的力量是震撼的,《小鞋子》的漂亮结尾给了我这样的感受。而《一个都不能少》则给了我麻痹的开心,他们的不同意义,对于我来说便是如此。

转自中国中央电视台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