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破浪(丹麦)

刘磊

< BACK

丹麦的拉尔斯-冯-特里尔是新近崛起的导演中最为出色的一位,作品在各个国际影展中颇受瞩目,无论是前些年的欧洲三部曲《罪恶元素》、《流行病》、《欧罗巴》,还是最近的《白痴》,戛纳影展得奖的《黑暗中的舞者》,都以怪异的影象元素、偏激的电影主题去抨击腐朽的欧洲现代社会。

《破浪》是冯-特里尔1996年参加戛纳影展的作品。作为95dogama宣言的中坚人物,冯-特里尔在影片中放弃了华丽的影象表现,以一种十分简陋的记录片的拍摄手法,运用大量的摇移和跳接镜头去呈现捕捉人物偏执的行为与把握不定的心理状态。在叙事风格上,影片采用了英国古典小说的分段法,6个段落的开头都剪辑了具有油画韵味的插图性镜头,配以70年代Leonard Cohen,Roxy Music的音乐,突出了全片的古典与现代并置的风格。

本片的女主角艾米利-沃森是影片的一个亮点,影片拍摄之前,冯-特里尔要她先看费里尼的《大路》,希望她能学到朱丽叶塔的精髓。事实上米利-沃森毫不矫揉造作的表演生动地将一个未受世俗污染,心地异常单纯的少女诠释得纤毫毕现。自小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宗教统治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对上帝的依赖,一面诉说着心事,一面又扮演着上帝,把自己的意愿通过上帝之口说出,就这样她始终活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然而性格中率真的一面又使她往往做出违背宗教习惯、伤风败俗的事,耽于内心的感受并把它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使她在常人的眼中成了一个神经质的人。而透过艾米利-沃森传神的眼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注定受到伤害的纯净灵魂。《破浪》使她成为了知名的影星,而她也成就了整部影片。

影片的末尾,扬怀着悲痛将贝丝的尸体投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深夜的天空中传来了本地从来没有出现的阵阵响亮的教堂钟声。冯-特里尔反讽般地痛斥了压制人性的宗教制度,作为牺牲品的贝丝如此地相信上帝,却只有在死去之后才听得到上帝的声音。冯-特里尔以一个寓言般的故事结局建构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病垢。

转自新浪网 影音娱乐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