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和那声

姚国强

 < BACK

作为导演霍建起的老同学,记得当年在电影学院读大四(1982年)时,我曾与霍建起一起参加了由电影学院78班各系各专业同学联合拍摄的学生电影实习作业《本次列车终点》(后改名为《目标》)的制作工作。他作为美术师、我作为录音师在一起为我们那个时代的“电影新生代”们在电影创作理念上的追求而执着地探索着。毕业以后虽然各分东西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辛勤地耕耘,但直到1997年我回电影学院执教时欣赏到他的电影处女作《赢家》时为止,算是断线重续。 霍建起所执导的第一部影片《赢家》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虽然我看到的不过是《赢家》的样片,而且只是在给录音系大三的学生上专业课《电影声音创作》做实习的过程中断断续续地看的,但影片中所表现的导演思维却很让人敬佩。那种清新的笔触、绚丽的色彩、散文似的节奏非常艺术化地表现了霍建起的艺术追求。 他的另一部影片《歌手》至今我还没有看过,但我却有幸看到了他在1998年所导演的第三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

影片中传递的那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以及那种对大山的深深的眷恋让人无法释怀。可以说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是一部艺术风格浓郁、清新、意味隽永的佳作。 受人之托,本人拟就声音艺术创作和具体的录音制作工艺过程来读解霍建起在《那山 那人 那狗》中关于“那声”的构思。 以下是我在读解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时,从影片中所了解到的和声音有关的基本信息:  

1.儿子闪回内容:4次(音乐衬底4次) 

2.父亲闪回内容:5次(音乐衬底5次)

3.儿子内心独白:13次(音乐衬底11次)

4.山村儿童读书朗诵声:1次(“北京邮递员送信来......”) 

5.原创音乐:25段(包括片头、片尾)

6.收音机资料音乐:《驿动的心》(走山路时)、《英文歌曲》(在侗家厨房)、《恰似你的温柔》(走山路时)

7.侗族山歌小调:4次(结婚仪式、吹芦笙跳舞、山坳和侗族少女走在山路上) 

8.狼狗(老二)吠叫报信:3次(望风坑村委会、寒坡坳和转娃陡坡扔绳子) 

9.全剧贯穿音响:铃铛声 

一、以剧作结构划分声音 根据影片剧作结构划分,声音出现的情况大致如下: 

1.出发(儿子内心独白2次;原创音乐2段) 

2.邮路(儿子内心独白11次;儿子闪回4次;父亲闪回5次;原创音乐22段;资料音乐3段;山歌小调4次;狗吠3次) 

其中又可分成8小段: (1)上山(儿子内心独白3次;儿子闪回1次;原创音乐4段;) (2)进村(儿子内心独白2次;原创音乐2段;狗吠1次) (3)山路(儿子内心独白2次;儿子闪回2次;资料音乐1段;原创音乐4段; 狗吠1次) (4)侗寨(父亲闪回3次;原创音乐3段;资料音乐1段;山歌小调2次) (5)过河(儿子内心独白2次;儿子闪回1次;父亲闪回1次;原创音乐3段; 资料音乐1段) (6)送信(原创音乐2段;狗吠1次) (7)老二(儿子内心独白2次;原创音乐3段;资料音乐3段;山歌小调2次) (8)月夜(父亲闪回1次;原创音乐1段) 

3.归来(原创音乐1段)

上述信息表明,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一片的剧作结构中,创作者将叙事角度定位在儿子的主/客观视角上(以儿子的内心独白和儿子的闪回作为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同时在故事中以父亲的主观视角(父亲的闪回)进行故事夹叙。这样就把看上去很单调的故事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串联了起来,形成了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在艺术创作上独特的镜语结构。应该讲,这种剧作叙事结构起到了活跃影片节奏、内容气氛的重要作用。 

二、声音艺术创作设计

我认为作为美术师出身的电影导演霍建起在关注画面造型、构图、色彩和剧作构思等方面的同时,在声音艺术创作方面也倾注了自己的关切之心。 那么,霍建起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中的声音艺术创作风格是什么呢?我以为清新朴实、散文化的艺术风格就是霍建起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声音创作中所追求的风格。

我们可以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中了解到霍建起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抱有的独特哲学理念,使看似十分单纯的故事中包含着值得深思的社会话题。

1.录音工艺 

从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的观摩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该片在拍摄时采用了同期录音的声音制作工艺。但显然在控制现场环境杂声方面录音师的功力还欠缺些火候,这可以从影片部分场景同期录制的声音中听出并感觉到,因为在同期声中出现了许多与剧情无关的环境声。而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是拍摄现场的声音环境太杂乱;要么就是在后期制作时,录音师添加环境声时电平比例没调整好。另外,可能是外景环境的干扰太大,有部分场景出现的演员语言声音是在后期补录的。因为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演员的口型和语言呈明显错位的状态。 

我想,既然当今世界上影片录音制作的主流趋势是采用同期录音工艺,那么作为电影艺术的创作者就应该尽量想办法去创造同期录音的拍摄条件,为影片的艺术真实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影片的声音创作者也应对自己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在后期补录演员语言时应按同期录音时的技术要求去指导演员配音,否则,将影响影片的艺术质量。

2.语言

我们知道,演员在语言表演上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产生负面的效果,甚至破坏影片的整体声音艺术构思。电影是艺术,它和广播不同,它的艺术属性应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因此影片中的声音应该首先是为影片的特定情景服务,否则就会破坏影片的真实感,降低影片的艺术美感。然而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演员语言应采用普通话口音,其目的是为了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听明白,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也是为了能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中就出现了比较尴尬的问题。 由于影片故事发生在湖南某地山村,所以理论上演员的语言中应该带有湖南当地的口音,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影片中听到的几位演员的语言口音是纯正的普通话口音,连出生在山里的“妈妈”也不例外。

从现在完成片的声音设计来看,应该讲,霍建起很想在影片中解决好这些个难题。例如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中的剧中人的语言表演与剧中人的个性特征极为相符。特别是父亲讲起话来,语速不慌不忙的,完全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智者。而儿子讲起话来,则明显是一个不服输的热血青年。因此当银幕上只有父子俩交谈时,通过语言的艺术处理就塑造出了南方农村中最普通的基层乡邮员的典型形象。可是当这父子俩乡邮员与当地山村的侗族乡民们在一起时,霍建起很想解决好的这些个难题就出现了,因为演员的语言口音和当地乡民们的语言口音明显是格格不入的。如在第2大段(邮路)的第(2)小段(进村)故事中,当父子俩从村委会大门口走出来时,发现望风坑的村民们热情地围着他们说着笑着。但我们发现这两种口音听上去就仿佛是“两层皮”,互不相干,融合不到一起,因此这时两种口音的对比就使得我们怀疑到影片的真实性,破坏了我们对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刚刚建立的信任感。因为如果说儿子是第一次进山不会当地方言还勉强说得过去,但父亲这个和山民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乡邮员不能说哪怕一点点当地的方言,与情与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因此关于本片演员语言口音的声音设计就有些欠妥,导演没能很好地解决好这个尴尬的问题。其实假如我们确实无法在全片范围内解决好这个语言口音问题,至少导演或录音师可以在这场戏里让父亲用当地口音和当地乡民们攀谈几句,这样肯定可以起到比原来的声音设计要好一些的艺术效果,起码比现在我们听到和看到的要强些。

3.音乐

我们发现今天在中国市场上公演的大部分美国商业类型片中,差不多有占全片2/3长度的场景铺垫有背景音乐,以至有人认为如果美国商业电影中没有音乐的存在就可以算作是“艺术电影”了。因为所谓的“艺术电影”中对音乐的使用是慎之又慎的,这方面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片例来证明。 但在作为艺术片的《那山 那人 那狗》中,我们可以发现原创音乐几乎泛滥成灾。全片中的音乐段落竟达25段之多,真正做到“戏的情绪不够靠音乐来凑”。

我很遗憾地发现在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中,有大部分原创音乐的主题游离于影片所表现的故事内容之外,而是一昧地炫耀合成器配器技巧。令我疑惑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导演、录音师抑或是作曲家? 在这里,我并不是否定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是说音乐段落越多肯定就有问题、音乐段落越少就越没有问题。但音乐段落使用过多,则肯定抑制了其他声音手段的使用和发挥。 在霍建起清新朴实、散文化的艺术风格下,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给我们观众呈现的视觉形象是雾中梦幻般的湖南乡村景色,然而每当此时原创音乐中出现的合成器那种与画面不太搭调、厚重的音色就开始侵扰我们清净的听觉领域,破坏了影片的诗化意境。 

我们从影片中还注意到,除了在第2段(邮路)的第(2)小段(进村)故事中有一次儿子的内心独白没有音乐衬底外,其他故事段落中只要有内心独白出现,肯定就有音乐出现。虽然这样可以形成一种特定的声音艺术创作模式,而且在电影史上也有很多与此相同的成功范例,但此时此刻在影片中出现的音乐由于与内心独白之间的声音电平比例不合适(音乐音量几乎都大于语言的音量),并存在着音乐的情绪与儿子的内心情绪不符的现象,因此出现了观众想细听儿子的内心独白而听不真切的情况。而且音乐有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的嫌疑。这样一来音乐反倒削弱了影片故事的感染力。有趣的是,恰恰是没有音乐衬底的那段儿子内心独白给我们的感受要优于那些有音乐衬底的内心独白带给我们的感受。 另外,原创音乐中并未出现以湖南地域为特点的主题旋律,让人无法从音乐中来了解影片的地域特征,这应该也是本片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大失误。

在音乐的配器及演奏上,不知是否是因为制作经费上的困窘,造成无法用真正的管弦乐队或民乐队来担当音乐演奏的重任,而只能由合成器乐队来替代演奏,抑或不是乐队的问题而是作曲家的创作观念问题?如真是如此,还不如干脆不用音乐或使用其它可行的声音手段来弥补创作中的缺憾。 希望霍建起导演在今后新创作的影片中能解决好这些个问题,能从其他声音创作手段中找到更符合画面情绪的创作手段来,为我们构架出一个从表及里、从量到质的声音创作过程,完善影片主题带给观众的感受,升华影片内涵。

4.音响

听得出来,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的音响设计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可以从“老二”(一条能通过吠叫来表达感情的狗)的叫声中听出来。 “老二”作为一条已被拟人化的狗,在影片的第2大段(邮路)的第(2)小段(进村)、第(3)小段(山路)和第(6)小段(送信)故事中分别有3次吠叫。每次“老二”的吠叫都是用来向乡民们报信,招呼大家说乡邮员来了。因此狗吠的声音出现转变了观众的观影视角,在音响设计上显得很有新意。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音响设计是全片的贯穿音响——铃铛声。它在第2大段中的8个小故事中反复出现、时刻提醒着观众们时间的消逝和故事的发展。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影片,始终不知道这个铃铛声的发声来源——是来自“老二的脖子”上呢还是来自“儿子的搪瓷茶杯”?

因为导演和录音师既没有交代“老二的脖子”是否栓着铃铛(其实用一个镜头就可以交代这个情节),也没有解释为什么“空着的茶杯”能出声的原理?因此降低了影片真实性的感染力。同时在具体的录音制作过程中,这个铃铛声的音量电平没有什么起伏变化。铃铛声音仿佛老在观众的耳边响起,而不管画面中的物体的景别和距离的远近如何。这样就把这个有新意的音响设计庸俗化了。 但在影片的第2大段中,通过偏僻乡村的环境声——夜晚可听见虫叫、白天则可听到林间鸟叫——使观众充分地感受到乡村虽然在物质上是贫寒的,但浓郁的生活环境却在人的精神上包涵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境。因此可以这么讲,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使用乡村特有的音响来渲染偏僻山村的生活气息是非常成功的,与我们的欣赏心理完全吻合。

三、问题讨论

坦白讲,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还存在着许多声音艺术创作方面的遗憾之处,限于篇幅,无法在此一一例举。 但综观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我觉得还是有几个声音方面的特点: 

1. 影片通过父亲不急不躁的说话语气,将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偏僻山乡乡邮员那种对工作的挚爱心情表达了出来。 

2. 通过乡村特有的音响来渲染偏僻山村的生活气息是非常成功的。 

3.通过音乐来渲染儿子受到父亲教育后建立起新的信念的心情。 霍建起就是这样通过画面和声音的综合 表现方式将他所想的内心感触反映了出来:就是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高度发达、城市文明已迈向数字化的时候,应该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偏僻山村里的乡邮员问题。 我最后还想强调一下:影片制作费用低,不应该成为影片艺术上有缺陷的辩护理由。就一部影片的整体艺术创作而言,声音方面出现的问题会给电影叙事、语言、结构带来意想不到的重大损害。

反过来,电影剧作方面的缺陷也会给声音艺术创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转自 1999年当代电影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