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重逢

Reunion

作者:[英] 弗雷德·乌尔曼(Fred Uhlman) 著

吴永熹 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598-1318-3

开本:1/32

格式:azw3

413KB/17263千字

20194月第一版

 

 < INDEX

Synopsis

A little book telling a story about the loss of innocence in pre-war Germany following the passionate friendship of two teenagers from very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ree decades later,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New York City, the narrator once again confronts this life-shaping episode from his youth, through a stunning revelation that he stumbles upon by chance.

About Fred Uhlman

Born: Jan 19, 1901

Died: Apr 11, 1985

German-English writer, painter and lawyer. He was born in Stuttgart to a nonobservant Jewish family.

内容简介

193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中学,16岁犹太少年汉斯•施瓦茨的班上转来了一个男孩。这个全名“康拉丁•冯•霍亨费尔斯伯爵”的少年是当地显赫贵族的后代,他的到来令全班师生都拘谨起来。

汉斯同其他男孩一样渴望引起康拉丁的注意,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由于对荷尔德林和希腊古钱币的共同热爱,他真的与康拉丁成了莫逆之交。但这份友谊从一开始就笼罩着第三帝国的阴影,反犹形势不断恶化,身份迥异的汉斯与康拉丁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虽然说好了继续做朋友,这段友谊还是走向了尾声。汉斯的父母决定将他一人送往美国;这是汉斯在德国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但临别前两个男孩没能真正和解。

三十年后,生活在美国的汉斯成了一个成功的律师,知道父母被迫自杀的消息后,他再未翻开一页荷尔德林的诗集,并试图忘掉那场战争和自己作为德国人的过去。一天,热衷慈善的汉斯收到了亚历山大中学寄来的一封信,信中附有二战中死难的校友名册……汉斯与康拉丁,能否在世界的另一边重逢?

——转自豆瓣网

作者简介

弗雷德•乌尔曼(Fred Uhlman, 1901-1985),德裔英国作家、画家、律师,出生于斯图加特一个富庶的犹太中产家庭,获图宾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希特勒上台,乌尔曼流亡巴黎,卖画谋生,自1935年首次举办画展以来,作品被多家知名博物馆或画廊收藏。1936年迁居英国,在家中庇护了斯蒂芬•茨威格等多位流离失所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乌尔曼以英文进行写作,只留下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重逢》首版于1971年,全球先后有67个版本。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亲自执笔本书剧本改编,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转自豆瓣网

弗雷德·乌尔曼  Fred Uhlman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本 站 简 评

Brief comment

小说的篇幅让人觉得奇怪,也有点可惜。它的长度属于中篇小说,但故事架构和时间跨度其实属于标准的长篇小说配置。如果将它扩充成长篇容量,很多细节就可以展开,人物情感也能够表现得更清晰和丰富。

现在这个故事像是写完了一个梗概,所有关键节点都按时间顺序连成了一条线索,就差真正动笔完成正稿。

小说无疑是作者的半个自传,施瓦本地区在魏玛后二战前的境况通过中学生主人公的经历传递出来,普通人的情谊看上去是中心内容,但犹太身份才是决定因素。简洁的结尾是全书的亮点,也是一个总结。

     
     
   
 

Dec 16, 2023

 <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