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悉达多

Siddhartha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杨玉功 译 丁君君 校

ISBN: 978-7-208-08162-8/I·60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开本:850×1168 1/32

85千字 157

20093月第一版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 BACK

你的心灵就是整个世界,然而真正的自我究竟在哪里?

世上无人如他一般孤独。贵族可以属于某个上流阶层;工匠可以属于某个行会并在其中安身立命,过行会的生活,说行会的语言;婆罗门可以与婆罗门一同生活;苦修者可以进行沙门的修行。甚至林中最与世隔绝的隐士也并非孤单一人,他仍属于某一群体。侨文达已是一个僧人,成千上万的僧侣皆是他的兄弟;他们身披同样的僧衣,拥有共同的信仰,使用同样的语言。而他,悉达多,他该归属何方?他该加入何人的生活?他该使用谁的语言?

可能我们这样的人都没有爱的能力。天真的人们能够爱——这是他们的秘密。

悉达多的不断新生并非过去,他的死以及终归于梵天也不是发生在将来。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万法皆如,俱入目前。

当一个人在刹那间同时听到河水的千万种音声时,那应该是何种言语呢?

对于一个真正的求道者,如果他诚心企望得到觉悟,他就不能接受任何教义。然而一个得道者却可以认可任何道路和任何目标,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他与千千万万住于永恒、通于神明的圣贤们分离开来。

他对那逃走的孩子感到一种深深的爱,像一道伤口,而同时他又感到,这伤口不应在自己内心溃烂,而应开花结果。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

内容提要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引自本书内页

因为黑塞我喜爱上一种独白式的文体,像日记,也像书信;像孤独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黑塞的文学可能影响了一代的青年走向追寻自然、流浪、孤独自我的觉醒。

——蒋勋

About Hermann Hesse

Hermann Hesse (born July 2, 1877, Calw, Germany - died Aug. 9, 1962, Montagnola, Switzerland) is one of Germany’s most celebrated novelist and poet.

With an interesting family background which was a mix of Pietism and scholarly achievements, Hermann Hesse had a troubled childhood. He left the seminary because of his inability to adapt to the life there and even fought with his parents. In 1892 he attempted suicide and was placed in separate mental institutions. The novel Demian (1919), influenced by his experience with psychoanalysis, made him famous.

Profoundly affected by the mysticism of Eastern thought, most of his work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s self-realization and bear a vital spiritual force aligning with counter-culture values.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46.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72日出生于德国Calw196289日死于瑞士Montagnola)是德国最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之一。

黑塞的家庭背景很有趣,是宗教虔诚主义和学术成就的混合体,但他的童年麻烦不断。他离开了中学只因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甚至还跟父母对立。1892年他曾试图自杀,被关进精神病院隔离。使他成名的小说《德米安》(1919年)就是跟他的精神分析经历有关。

东方的神秘主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黑塞,所以他的大多数作品关注自我发现,具有反传统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1946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德文版封面  Germany edition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沙门

乔答摩

觉醒

第二部

伽摩拉

人世间

轮回

在岸边

船夫

悉达多之子

侨文达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是谁读了《悉达多》会泪流满面?是那些60年代的青年吗?

说到悉达多,恐怕人们首先会想到乔达摩·悉达多(对佛教一无所知的人除外)。但这里的悉达多既是乔达摩,又不是。小说里的悉达多与乔达摩·悉达多有一样的经历,但他们却分属两个肉身,在求道的路上悉达多还跟已经成名的乔达摩有过辩论。不过悉达多显然就是黑塞心里更完美的乔达摩,是乔达摩的升级版。黑塞用精神分裂的方法将乔达摩·悉达多分成了两半。

黑塞对佛教的复述在小说中占了很大篇幅。他有获得东方智慧的捷径,因为外祖父是个印度学家。所以黑塞真正能做到融汇东西。但对于西方读者,可能不太容易分清书中哪些是佛教思想,哪些是黑塞本人的。

佛教虚无,但不虚空。悉达多的求道,从虚空开始,以虚无结束。这是求道者的典型路线,非悉达多独有。然而人必须先拥有“山不是山”的怀疑才能开始那样的修行,所以悉达多仍比常人更善于拨开表象的迷雾。他为了寻找一个圆融的世界而流浪,但谁都不知道它存在于何方,所以他很难找到方向。没有指向圆融世界的路标,因为圆融世界包容着我们,我们从未迈出过它。

没有流浪就没有发现,新的发现又导致新的流浪。与家庭决裂,与世尊辩道,与名妓相好,与商人共谋,最后成为河上的船夫,以渡人为业——这是个比喻吗?他存在于人世间,就是一个不一不异的典范。

哪个流浪的人不是为了寻找自我?不过这是西方的说法,佛教明明告诉人们“诸法无我”。特别喜欢强调自我觉醒的黑塞,一定认为“无我”的境界过于虚无,他所驱使的悉达多一点都没有往那方面想的念头。佛教说痛苦是因为“我”,无“我”就无所谓痛苦。黑塞则把时间作为痛苦的根源,并且怀疑时间的存在,所有的时间,无论是过去、将来还是现在,都只是目前的一瞬。这一瞬既短暂到没有长度却又是永恒的——这倒非常符合佛教的逻辑。

反过来说,虽然佛教教义表面上一贯否定主体,但它实质上比其他宗教更强调自我发现。黑塞的思想与佛教的矛盾恐怕大半存在于语词范畴。悉达多发现美女华服对自己没有意义,他既没兴趣也没理由占有他们,于是就否定了从前的自我,由破而立,新的自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智慧。发现自我需要参照客体,所以才会有那么丰富的人和物摆在我们面前。儿子逃跑了,悉达多在维酥德瓦提醒下没有去追,因为“我”只是“我”(此时已知“山只是山”)。起初追随后来分离最后回归的侨文达是悉达多的另一个重要参照物,他的作用倒不是供悉达多来发现自我,而是让读者发现悉达多。

思辨的智慧修筑了一条诱惑的小路。想当初那些捧着《悉达多》的西方热血青年,发现只有在这条路上才能找到自己,所以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诱惑。没有路标的小路似乎指向了印度,可他们在那里不见得能遇到悉达多。悉达多早就说过,万事万物只是一个“唵”字,那些寻找很天真。然而,成年人的天真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附    录

Appendixes

《悉达多》全文 (TXT)

Siddhartha (Deutsch) (TXT)

《悉达多》译者序

《悉达多》:一朝风月 便是永恒

Unofficial website of Hermann Hesse 1

黑塞非官方网站1

Unofficial website of Hermann Hesse 2

黑塞非官方网站2

黑塞中文网站

 站 内 相 关 资 源

Related resources within this site

赫尔曼·黑塞

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

盖特露德

荒原狼

在轮下

彼得•卡门青

玻璃球游戏

黑塞之中国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给所有人的黑塞童话

罗斯哈尔德

 

Feb. 21, 2010

 < BACK